首页

街拍美脚

时间:2025-05-23 10:44:14 作者:焦点访谈|如何答好科学教育加法题?各地中小学创新探索 浏览量:58601

  中新社重庆11月10日电 (张旭)碗、碟、杯、托盘、寿司盒、汉堡盒、吸管、刀叉……近年来,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忠县,长于林间的竹子上演“七十二变”,通过加工,变身各式“以竹代塑”产品,已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“我跟竹子打了40多年交道,前20年是利用竹子造纸,后来转做‘以竹代塑’产品。”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瑞竹公司”)负责人王建忠说,中国注重可持续发展,他从20世纪90年代,就开始了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的研发,已获多项专利。

各类“以竹代塑”产品。 (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供图)

  中国竹资源丰富,竹类植物种类多。作为生物降解材料的一员,竹具有突出的固碳能力,生长速度快,是理想的可持续材料。

  “民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,相关‘以竹代塑’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。”香港籍经销商Coco说,她在一次展会上了解到来自重庆忠县的“以竹代塑”产品,已将其销往北美、欧洲等地,因产品体验感好,客户复购率很高。

  王建忠说,创业之初,他主要是想发展国内市场,为高铁、航空公司等提供一次性餐盒。但公司成立不久,就有海外客户找上了他,公司成立以来,海外销售持续增长。

  “海外客户对中国的‘bamboo’爱不释手。”王建忠介绍,通过线上的阿里巴巴国际站、亚马逊等平台,以及线下的展会、论坛等,客户所涉区域已从欧美拓展至日本、韩国、中东、东南亚等地,客户类型涵盖了经销商、财团等。

  兰朝琼在澳大利亚从事物流行业,在线上了解到忠县“以竹代塑”产品,通过一段时间合作后,成为瑞竹公司的澳大利亚总经销。

  “客户对该类产品的硬度、防水防油能力比较认可。”兰朝琼称,当下正是南半球天气转热的时候,客户对吸管等产品需求量增大,加上为迎接中国新年提前备货,已于近期迎来产品货运高峰。

  “我从未想到,我们这里几乎随处可见的竹子,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走向海外。”忠县乌杨街道将军社区居民罗红春说,他通过出租土地、砍竹子等方式参与该产业的发展,并享受红利。

  王建忠透露,因海外市场的红火,近期,他正在扩大产能,拟引入更多资源,在当地打造“瑞竹以竹代塑产业园”。在重庆忠县,“小竹子”正变成集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科研、旅游等为一体的“大产业”。

  “我们也期待,行业企业能够在产业链、供应链方面发力。”Coco表示,国际市场上,“代塑”产品不少,亦有不少生产“以竹代塑”产品的企业,竞争激烈。只有更加注重质量、性价比的产品,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

4月26日,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十月稻田”、“集团”或“公司”,股票代码09676.HK)发布2023年度正式年报,这也是该企业上市后披露的首份年报。

英国公布“飞行未来”行动计划

据介绍,今年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面积100万平方米,包括9大分区、7大网红爆点、超级冰滑梯24条、300米长的防风暖棚、大型奇幻秀《王的战车》、29间准4星级装修房车营地等;马迭尔宾馆创新推出蔓越莓鲜奶油手工冰棍;索菲亚教堂设大型主题光影秀、钢廊“光影互动秀”节目;太阳岛雪博会全新打造“2+6”规划布局,设定雪人IP秀、雪趣研学营2个拓展区并重点打造“尔滨”迎宾、亚洲同心、冠军同梦、雪冠博览、雪人竞技、雪趣游乐等6个主题景观区;亚布力旅游投资集团依托熊猫馆,推出天国雪道冰箱贴、思嘉公主胸针等数十款文创商品,设立社交型滑雪场、打造单板公园、配套滑雪体验机,组建明星教练团队,全方位让不同水平的游客都可以体验激情动感的滑雪体验;2025第七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配合创意雪雕园、世界最大冰版画、“燃动冰雪汽车嘉年华”项目,打造集旅游观光、休闲娱乐、文化交流、赏冰乐雪于一体的世界级狂欢冰雪乐园......

32名港澳台大学生在南方电网完成实习

去年成功摘得梅花奖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,和同为梅花奖获得者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,是观众眼中昆曲演员的“金童玉女”组合。从2019年首演至今都是昆曲《浮生六记》饰演沈复和芸娘夫妇的不二人选,二人来到北京将再次默契携手,呈现沈复与芸娘之间超越生死的深情。

蓝图已绘就 号角已吹响 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征程

此外,海珠区正会同广州市属国企加快设立琶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金,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出资,计划基金总规模不少于100亿元,以投代引,培育优质产业集群。海珠区预计今年完成首期基金设立,规模不少于10亿元。

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开工 填补青海新型显示领域产业空白

现场还启动了“菜单式”暖侨服务下基层2.0版本,为闵行侨界文化宣传员代表授予铭牌,旨在形成“人人都是闵行侨界文化宣传员”的良好风尚,希望侨界人士用自己的视野、镜头,记录闵行生活的美好瞬间,讲述好闵行发展的精彩故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